全国服务热线:18620492547   18680535060   18680234060
    

战狼网络

关于代理商模板

超值服务提供卓越产品

   
  
  
新闻公告 News
   
如何设计一款更适合异性交往的社交App呢?
来源:战狼网络 | 作者:zwolftech | 发布时间: 2019-02-22 | 72 | 分享到:

如何设计一款更适合异性交往的社交App呢?

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,社交类软件基于对人们互联网社交需求的满足,逐渐成为人们生活、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 
如今打开手机的应用商店,各式各样的社交类APP让人眼花缭乱。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社交App崛起,也会有很多社交类App沉默——产品的快速迭代、入市退市,皆印证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与残酷。
 


因此,一款社交App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,占有一席之地,就需要创造出留住用户的充分理由。
 
如何设计一款更适合异性交往的社交App呢?
 
1、社交App的需求点
 
异性吸引这样一种需求是复杂、有趣和微妙的,需要好好挖一下,至少应该包括:
 


(1)、新鲜感和审美愉悦,通俗说就是“养眼”。
 
(2)、“似乎有机会”的期待感,使生活有了奔头、不再空虚。
 
(3)、窥私欲,当艳照门事件发生时你懂的。
 
(4)、冒险冲动、暧昧攻防、推拉战术中的乐趣。
 
(5)、爱,越是投诸情感,越是有一种意义感、关联感和自我牺牲的冲动。
 


(6)、被爱,被理解、尊重、包容和认同,因为一种共鸣心理暖暖的。
 
(7)、虚荣心,没有什么比异性的关注和赞赏更能满足这一点了。
 
(8)、征服感,广义的理解。
 
(9)、最后才是羞羞的冲动。
 
在马海祥看来,社交在异性方面最大的魅力,不是交朋友、交男女朋友、交床伴,这都是太过确定的状态,很多人心里向往的常常是一种含蓄、一种中间状态、一种灰色地带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暧昧,一般情况下,人人都喜欢暧昧,人人都暗暗渴望着艳遇,人人都会有心痒痒的时候。
 


2、价值和诉求的展现空间
 
差异是交流产生的前提,而价值和诉求的匹配是社交持续深入的动力,在社交网络上,这种价值和诉求常常是“错位匹配”的,你必须建立一个稳定的展现机制,使双方及时地发现对方、持续地关注对方、自然而然地深入了解对方。
 
举例:
 
陌陌上男生晒方向盘,女生晒脸,男生满足猎艳搭讪的刺激感,女生满足被追捧、看傻逼的乐趣。
 
脉脉上的“标签”,VC、创始人、在线教育……。
 
大叔帮帮忙、哎呀中女生提出诉求,男性满足愿望同时带着呵呵的念想。
 
Nice上女生晒美照给男生念想,同时为自己的代购生意导流。
 


3、搜索匹配的效率
 
能否方便搜索更多的异性?能否在茫茫人海中、匹配想要的TA?
 
举例:
 
用陌陌搜索附近的人,并通过各种条件筛选。
 
用脉脉搜索不同公司的人,用人人搜索不同学校的人。
 
用比邻、探探随机匹配陌生人。
 
心跳、猜么、相投等App,可以通过兴趣和性格匹配人。
 
主打模特、明星、约拍、舞蹈的App,氛围显而易见。


 
4、破冰的难易
 
虽然能发现那么多异性,但是能和多少“开始”聊呢?和多少能聊起来呢?又和多少能深入发展下去呢?这就是破冰方式的问题,社交平台必须通过一系列有价值的场景和话题,让男女之间的破冰自然而然地发生。
 
举例:
 
传统社交网络,基于群组的破冰,你不好意思和对方一对一私聊,就先群聊吧。
 
碰碰、贝贝,基于游戏的破冰,先玩个游戏就熟了呗,抱抱,任何一个心情的倾吐都可以触发社交。


 
5、暧昧的氛围
 
从风格定位上就营造一种暧昧含蓄、给人念想的氛围,既不枯燥呆板,也不简单粗暴,然后,通过功能、交互、内容、活动、KOL等要素持续加强这种氛围,一以贯之,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,既要符合广大优质妹纸男神的正常审美,又要时不时能激发人的小心思,烧尽左右脑方得火候。
 
举例:
 
人人网(校内)从诞生起就带着校园特有的“骚情”,整体风格如同UI一样简洁干净清新,但各种元素如校花美图、没节操的黄段子……却不断刺激着爱学习的你,心猿意马。
 
豆瓣,本来交流书和电影,就是素质优异的女学生、白领、文青们的爱好,而取名诡怪陆离的豆瓣小组更让这一切持续发酵。
 
他趣(原性价比)、highing、PP语音、美丽约……,在这样的平台想不血脉贲张都难啊。
 
对面上,各种单身游戏组成的虚拟王国。
 


6、用户分群的区隔
 
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除了基础IM这种“水电煤”,一款社交App几乎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的用户,它必须有自己的定位和风格,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“调性”,去搞定某一类用户。
 
即便如此,这些用户也依然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偏好、经验结构、文化传统……如果掺杂在一起,就难免陷入混战,进而信息过载、发生雪崩式的用户逃离。
 
而这一点对于强调男女社交的App尤为重要,我们虽不认同男女交往一定要门当户对,但门户差距太远,这种社交一定会带来强烈的不适应和挫败感,导致宅男女们一个个扫了性致、卸载了事。
 
举例:
 
QQ、陌陌基于群组的区分。
 
上陌陌的妹纸,“默认”是“可约”的。
 
豆瓣、知乎锁定文艺知识青年,人人网、QQ空间锁定没节操的小清新。
 


7、持续互动的空间
 
给双方一个由头,让交往自然而然地继续,给男女搭一个平台,让荷尔蒙自然而然地发酵吧,自发持续地制造活动和事件,让这种接触持续下去、不断升温吧!
 
举例:
 
Facebook系带来的伟大的Feed流系统,好友们不断发布动态新鲜事,于是围绕动态新鲜事社交自然而然。
 
抱抱中,发动态会自动变成漂流瓶传给陌生人,真心话大冒险话题逐步深入。
 
脉脉上,打着工作名义的持续互动。
 


8、安全的距离
 
马斯洛需求理论中,安全感是仅次于生存的底层需求,这在男女社交中尤其重要,尤其女性非常担心隐私和个人空间遭到侵犯,而我们都知道:一般情况下女用户的价值从来都是数倍于男用户。
 
一款社交App必须搭建一条缓冲带,给双方必要的护城河。
 
举例:
 
脉脉的三级认证机制,初始好友可以互看动态,中级好友可知联系方式,深度好友可以引荐背书。
 
无秘,通过各种安全设计,让你放心大胆地暴露黑暗自己。
 
贝贝,随机匹配陌生人、照片一开始有马赛克,和陌生人聊八句,照片逐渐显现,决定是否认识。
 
微信朋友圈封闭关系链,朋友的评论只有我和我们的共同好友可以看见。
 


9、转化为线下关系的难易
 
不论是约炮还是网恋,只有见了面才算“修成正果”啊,否则,套用一句“在网络世界,你永远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条狗”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基于LBS的应用线下转化越容易,给人的期待感越高。
 
举例:
 
请吃饭、约你、微聚等的活动系统,约会合情合理,赴约自发自愿,理由道貌岸然,心思谁都知道,还能和线下商户打通O2O。
 
抠电影,发现一起看同一个场次没人陪的TA。
 


10、需求满足的多样性
 
人们在社交中的需求是多样的,“才子佳人”之间更是如此,微妙复杂不可言说,充满了太多犹疑和不确定,所以产品的切点和设计必须巧妙权衡。
 
首先,需求满足的结构是平衡的,不能因为一种需求而伤害另一种需求,不能满足了窥私欲,伤害了安全感,满足了猎艳的冲动,伤害了现实的名声和尊严。
 
其次,这种满足要比现实生活中成本更低、更高效,甚至是现实生活中不可满足的,用一用美图秀秀,相貌平平的女生也成为在社交网络中被“围观”的女神了,写一篇文章,现实中言辞木讷的男生也有妹纸欣赏才华了。
 
再次,需求满足的过程是循序渐进、逐步不能自拔的,你想认识很多优质的异性,这是很容易的、有算法的、可匹配的,你想展示自己的魅力和价值,这一样不难。
 


但是你要想和一部分人有深入的互动,这就会有重重的门槛,这就好像绿茶们给人的感觉,一开始会用各种眼神、叹息、话语、微表情向你暗示,好像她对你和对别人不同,但你真的动心了,就立刻中招陷入泥潭,建立社交关系的容易,到社交吸引的顺畅,再到深度关系的困难,由简入繁,痛苦与惊喜交替,这是一个持续吸引的过程。
 
最后,永远把女性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,据说一个女用户可以带来7个男用户,一款完全男性思维、无法hold住少女复杂细腻的社交APP,绝对不可能在异性粘度上有太大作为。
 
举例:
 
豆瓣、知乎,打着文青的名义满足小心思。
 
陌陌,相貌平平的女生也可以目睹各种搭讪的傻逼。
 
微信,经过洗白,使用微信的人已经不会被看做是“不正经”了,虽然还可以摇一摇、附近的人呀。


 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几点并不是先行后续的关系,而是有机整合在一起的,否则,如果你还按部就班地一个个做好,我们“性急”的用户早已失去了“性趣”,投入其他App的怀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