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狼网络
关于代理商模板
超值服务提供卓越产品
声音社交APP该怎么玩呢?
2019年,社交时代波澜又起,有点第二春的意思:“三英”战微信、抖音上春晚、微博收购无他相机,意欲打造“中国Ins”……
孤独是人类永恒的话题,陪伴是伴随而生的需求,社交依然是具有吸引力的赛道。年轻人的这种情绪,将成为社交新产品获取的第一波流量。除了情绪需求以外,技术的发展,也将为社交产品注入新的灵魂。无论是硬件方面的智能手机的普及还是5G网络的发展,亦或者软件方面直播、视频等新媒介形态的产生,都让社交有了新故事可以说。
视频交友、匿名吐槽、语音连麦,关于这些社交新玩法,喜欢尝鲜的年轻人往往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
腾讯出品的《95后社交行为洞察报告》显示,不同年龄层用户偏好的社交产品各不相同。95后混迹于知乎、贴吧、微博、B站和斗鱼直播中,00后喜欢用QQ和空间,95前是微信、豆瓣、陌陌的主要用户。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社交产品,没有人会永远年轻,没有社交产品能永远留住年轻人,但一直有年轻人需要的新社交产品。
业内无不想复制腾讯的社交神话,阿里、网易、小米都曾发力社交,出钱出力,创始人亲自下场摇旗呐喊,意图狙击腾讯的社交流量。
结果,我们都看到了。那一波移动互联网社交大战之后,社交赛道多年不见有竞争力的新面孔。
聪明的玩家懂得与时俱进,将老产品与的新功能融合,发掘社交新需求。
社交+直播,即时互动新体验:从2016直播元年至今,直播这个新物种也被越来越多用户接受和认可。直播带来的即时互动体验,为社交注入了新活力。不过,直播平台难以转型社交平台,倒是社交平台加入直播功能后,玩得得心应手。
视频社交,获取长尾流量:2017年抖音成功带火了短视频,这是一块流量洼地,大量用户涌入。尽管抖音百万播放量的视频能有几万条留言,但仅有留言,距离“社交”还差得远。
视频社交,其实是个伪概念,它的触发机制是,用户通过视频认识到视频创作者,并关注作者,偶尔给作者视频留言或者给作者私信。能不能得到回复看作者心情,双方互动在这一步戛然而止。
声音社交,用温度实现心理共鸣:相比于图片、文字等载体,声音更加有温度,比起直播的即时互动和视频的感官刺激,要更和缓一点,也更走心一点。不同的语气、语调、语速,让声音更容易直接表达情绪,更容易触碰彼此的灵魂。在众人都将社交的焦点集中在直播、视频等领域时,你可以做一款声音社交的产品另辟蹊径,专心做声音社交产品,体验了一下,就能感受到细节的用心。
新用户注册时,会需要根据提示录制一个声音瓶,这个瓶子会进入后台,等待有缘人捞取。
系统会根据用户声音进行纹理分析,给用户语音打上“青叔音”、“萝莉音”、“御姐音”等标签。
产品主要有两种互动模式,一种是多人语音连麦互动的派对模式,一种是随机打捞单个语音漂流瓶模式,听到喜欢的声音点击喜欢即可马上与声音的主人聊天,当然,如果对方不在线,那么就得不到回应。
不过数据显示,声音社交App可采用高效实时配对,大数据算法将在线活跃用户优先推送,让聊天都有回应,系统匹配的都是“对的那个人”,很好实现了陌生人社交的第一步破冰。
社交圈有个段子,几乎所有社交产品,都是微信导流工具。用户在新社交产品上遇到了聊得来的新朋友,双方下线前的最后一步一定是互加微信,但是围绕直播、视频、语音这些新元素产生的社交需求不会消散。相关产品更应该做的是打磨产品,提升用户体验。
虽说2018年是互联网寒冬,但仍有不少社交产品顶着严寒拿到融资,可见资本市场仍看好社交领域,或者说看好新兴社交产品未来的想象空间。
这里探讨一下声音社交的想象空间。
好声音是稀缺资源,在音频平台上,哪怕不露脸,拥有一把动人的好声音,也能坐拥几十万粉丝。在声音互动平台荔枝上,就有很多声音好听的小哥哥、小姐姐,他们从音乐、情感、娱乐、脱口秀、二次元等等方面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。主播“背着吉他的蝙蝠女侠”入驻荔枝平台5年,已经拥有了267万的粉丝,声音播放量超3.4亿次。
这些数据背后,是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开始关注,并想要拥有好声音。庞大的粉丝基础,是声音经济发酵的前提,而好声音正是声音经济的稀缺资源。
声音社交APP的定位精准可吸引到拥有好声音,或者是对好声音感兴趣的用户,用户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声音交友,能快速互动熟悉起来,不需要面对被人审视照片的尴尬,对社交沟通更为友好。
前文也提到,声音社交App用户都是针对声音有追求的精准用户,因此为声音爱好者提供互动的兴趣社区,才能更好延长用户使用时长、提升产品留存。声音社交App派对场景的在线语音聊天室,就扩展了声音社交的另一种商业想象力,即兴趣社区。这也是声音社交的独特之处,声音作为内容沉淀下来,可以尝试塑造类似B站、网易云音乐等情感归属强的兴趣社区。
声音比图片和文字有温度,比视频更含蓄。不看脸社交+声音的匹配,在年轻人中风靡,无论是去年大火的“小哥哥网恋么,我萝莉音”,还是语音连麦的吃鸡游戏,有一把好声音的用户天然会受到更多喜爱和关注。声优这一职业也成为年轻人的首选职业。
社交的本质回归人与人,无论是图文、视频还是声音,其本质依然是调动用户社交互动的积极性,而声音天然能拉进用户距离,社交变量的本质,是声音中传递出的,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情绪。
盘了一圈社交产品,一个显著事实是,不同的社交产品承担了不同的职能。与熟人社交在微信完成,追求视觉冲击去看直播,想娱乐放松刷短视频,要暖心互动上语音社交平台。
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平台,已有的需求不会消失,用户流失也是正常,因为永远都会有新用户加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