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教育被公校接纳,下一步该怎么走?
在线教育公司与公立学校接轨的理想状况,是需要区分学生、普通教师、教研组长、校长等不同的使用对象,厘清他们的具体需求,从而帮助学校的教育服务更清晰化、个性化。学校需要面对具体对象,针对具体业务,制定整体工作方案。
“但往往理想状况不太容易达到,这和学校领导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有关,也和企业是否有引领未来的责任心与研究能力有关。学校层面的信息化领导力不足,企业有自己的诉求,高校研究者不贴地气或有专业细化的局限。这中间最重要的角色是学校领导。
在线教育应该要让全新的教育理念实现起来更简单。一个优秀的在线教育产品,应该是把握住了“混合式学习”整体视野下的某一个环节,如“混合式学习”的教学组织与管理、学习对象、学习内容;课程教学的实施目标、实施过程、实施结果;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流程、资源支持、教学支持、学习评估等制约学习的各种因素。
传统教育体制开始接纳在线教育
传统教育体制也在向第三方教育提供商敞开。在今年5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,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表示,应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。她提出,信息技术是手段,发展教育是目的,关键是融合创新,促进传统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互补。
9月初,教育部发布《关于“十三五”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,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资源平台、管理平台的互通和衔接,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、企事业单位利用国家已有系统开发相关应用。
这意味着公立学校可能加大校外机构的服务购买力度,校外机构所研发的活动类课程,也要更紧密地配合校内课程的需求。
传统学校教师的在线需求
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邓虹在2003年就开始用网络平台上作文课。“在传统作文课中,老师批完所有学生的作文大概需要一周时间,讲评时也只能抽出几篇优秀的或不太好的作品”,邓虹说。
“通过网络平台,一个老师可以面对几十名学生,而且全是个性化的指导。网络还扩展了课堂互动的渠道,以前的教学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,但在网络平台上,可以实现师生、生生、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互动”,邓虹说。
邓虹认为,网络作文课改变了传统作文课的气场,“令我感动的是,有些学生半夜了还在要求上传、递交作文,有些学生经过我在网上一对一的‘面批’后,依然兴致不减地对原文进行一改再改。这些现象是以前传统作文教学所看不到的,我分明感受到每个学生从网络写作中体验到快乐、成就和充实”。
在线教育,路在当下
对于在线教育存在如此众多的问题,很多在线教育平台则开始担忧这个行业的前景,其实大可不必。刘旷认为,只要做好当下,不盲目烧钱追逐市场就一定能获得市场和用户最终的认可。而做好当下,只需要脚踏实地做到以下四点即可:
第一,勿舍本逐末,回归到精品优质内容这个本上。不要把在线教育平台当作是一个简单的发布平台,而更多地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内容供应商。一方面要对发布者的视频内容严格把关,另一方面自身也要不断制作优质的视频内容,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用户。
第二,在线教育不能完全地把教育放在线上,而要将线上与线下很好地结合起来,也就是坚持O2O这条路。线下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上,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效果的监控上有着明显的优势,尤其是对于自控力较差的中小学生来说,线下教育仍然是家长为孩子考虑的首选。
第三,增加直播互动课程。移动4G和智能电视的兴起给了在线教育一个绝好的机会,这让线上直播互动变得更加畅通无阻。而直播互动课程相较录制视频课程,也更受家长的认可,学生的喜欢。
第四点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,就是教师资源。不管是对线上教育来说,还是对线下教育来讲,优秀老师的加入往往会让该平台或者该机构更受家长和学生的认可。
总体看来,目前的在线教育平台大都忽视了精品内容这个本,而盲目地去扩张市场、追逐用户这个末,但是只要回归到本上,将线上、线下结合起来,坚持O2O这条路,就一定能在未来的在线教育市场闯出一片天地。